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你的位置:完美ui > 新闻动态 > 朱光调任广州副市长,去中南海时,毛主席打趣:不怕我把你忘了?

新闻动态

朱光调任广州副市长,去中南海时,毛主席打趣:不怕我把你忘了?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8:27    点击次数:116

1949年秋天刚开始那会儿,朱光在长春当市委书记呢,突然接到新任务,让他去广州当副市长,帮忙叶剑英管理广州那边的事儿。

朱光二话不说就上了路,他先奔北京去汇报事情进展,然后又转头往南直奔广州。到了那一天,朱光走进了中南海的菊香书屋,心里盘算着跟毛主席道个别。

朱光一进门,就瞧见毛主席和朱德正在商量开国大典的事儿。朱光和朱德老总可是老朋友了,早在抗战那会儿,他就给朱德老总当过秘书。这么多年过去了,再次见面,朱光赶忙热情地跟朱德老总问了声好。

朱光的行为毛主席都瞧在眼里,他微微一笑,开玩笑道:“你到北京光找朱老总,不来找我,就不怕把我晾在一边给忘了?”

那么,朱光的一生到底有哪些不平凡的故事,他又和毛主席有过什么样的接触呢?

【参加广州起义,投身淞沪抗战】

朱光,本名其实是朱光琛,1906年在广西博白县的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里出生。朱光的背景可不一般,按照家里的族谱来看,他是宋朝大学问家朱熹的后代。但时光流转,到了朱光这一代,家里已经没什么钱了,只能做点小买卖,勉强维持生计。

朱光小时候过得特别不容易,他七岁就没了妈妈,到了十一岁,爸爸也离开了他,那么小就成了没人管的孩子。但幸运的是,老天没有一直为难他,给了他一副聪明的脑袋和出色的本事。在博白初中上学时,他学习成绩特别好,特别是画画,简直是一绝。学校里挂着的那幅列宁的素描,就是朱光自己画的。

1926年,朱光成功进入了广西省的第二中学,踏上了他的高中学习之旅。那时候,学校的领头人是朱锡昂校长,他在广西可是个响当当的革命带头人,同时也是个出色的共产党员。

初次碰到朱光,朱锡昂就对这位外表显得落魄,但浑身透着正直劲儿的小伙子特别上心。朱锡昂直接问朱光:“你家穷得连饭都快吃不上了,咋不待在老家种地呢?”

朱锡昂听完之后表示赞同,打算好好栽培朱光。1927年那会儿,朱光成功考进了广州国民大学,还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,开始领头搞学生运动。广州起义一开始,他立马带着十多个学生冲进警察局,弄到了好多枪和子弹。除此之外,他还用了自己的设计本事,给起义军做了红领巾戴。

起义没能成功后,朱光到处奔走,从广西跑到香港这些地方。后来,根据组织的新安排,他去了上海,在一个艺术剧社里头秘密干活。到了1932年,淞沪那边打起仗来,朱光就带着大伙儿给十九路军送吃的用的,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。

【被开除党籍,戴着镣铐走长征】

1932年秋天,朱光被调到鄂豫皖苏区,他接手的职位是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的秘书长,主要工作就是搞宣传。

朱光和徐向前这些红四方面军的头头们关系铁得很,但跟张国焘那就是完全不对付。其实吧,朱光对张国焘本人倒没啥个人恩怨,主要就是因为他死活不同意张国焘的那些政治观点,俩人才闹得这么僵。

朱光刚到鄂豫皖地区没多久,就撞上了红军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对抗敌人“围剿”的行动。那时候,张国焘是四方面军的头儿,他不管手下将士们同不同意,硬是要大家放弃在农村的根据地,转而去攻打大城市。

朱光性格直率,立马就站出来说不行,他耐心地劝着:“张书记啊,大城市敌人守得严严实实的,咱们要是硬冲上去,那损失可就大了!”

张国焘根本不理会朱光的劝说,警告他:“你要是再多嘴,军法可不容情!”

红军在反抗敌人“围剿”的时候,连连吃亏,这让朱光心里特别难受。在一次军事碰头会上,朱光又站了出来,直接说:“咱们要是再往西边走,离开了老窝子,那可就麻烦大了,各位领导可得好好琢磨琢磨啊!”

张国焘在红四方面军里一手遮天,连总指挥徐向前都得听他的。朱光这么一说,大家心里都替他紧张起来,生怕他会被张国焘给收拾了。

果然没错,张国焘虽然当时没直接翻脸,但会议一结束,他就急着给朱光罗织罪名,硬给他安上了个“右倾投降派”的标签。朱光因此被踢出了党组织,还被关了起来。

红四方面军转移到川陕地区后,朱光的工作受到了很大约束。不过他还是在能抽出的时间里,继续负责宣传事宜。在四川通江的红云岩陡峭崖壁上,写着“让四川变红”的巨型口号,那就是朱光写的。

1935年一开始,红四方面军就开始了他们艰苦的长征之旅。那时候,朱光背负着罪名,手脚都被镣铐锁住,但他还是坚持走完了整个长征。一直走到陕北,几支队伍汇合后,多亏了毛主席的关心,朱光这才重新获得了党员的身份。

【与毛主席交情深厚】

抗战一开始全面爆发,朱光就急急忙忙去了太行山前线,给朱德当起了助手。后来,朱德老总回了延安,朱光也跟着回去了,并且在那边当上了宣传部长。

抗战打完了,延安就派了干部团去东北建立新地盘,朱光是头一批去的文职干部。他不仅嘴巴能说会道,打起仗来也挺厉害。刚到东北没多久,他就带着队伍把当地的土匪给收拾了,然后又带着队伍进驻了齐齐哈尔。

长春在解放后,朱光被提拔了上来,他当上了长春市委书记。到了1949年秋天,长春的情况已经安稳下来,朱光又有了新的工作安排,他被调去广州,担任了副市长一职。

去广州之前,朱光先跑了一趟北京,给中央讲讲长春那边的工作成绩。他跑到中南海的菊香书屋那儿,碰巧看到毛主席和朱老总正忙着商量事情,就懂事地转身想走。结果毛主席眼尖,一下瞧见他,就喊:“都来了,还往外跑啥,快进来!”

朱光一进门,就严肃认真地给毛主席和朱老总敬了个礼。他和朱老总早就认识,这些年一直没见,朱老总心里挺惦记他,赶忙热情地让他坐下来聊聊。

朱光刚坐下,毛主席就瞧着他,特地开口问:“这是哪位来了?”

“我就是朱光!”朱光胆量不小,直接应答道。

“您说的朱光是哪位?”毛主席脸上带着笑意,接着问道。

朱光明白毛主席这是在逗他,于是也跟着乐呵起来,回道:“我是朱光啊,就是那个在长征路上戴着脚镣也坚持走下来的朱光。”

毛主席不打算轻易放过这个话题,于是继续问道:“你既然特地来探望朱老总,咋就不顺便来看看我呢?难道不怕我把你给忘了?”

朱光赶紧开口,提到自己还没给毛主席演过《奥赛罗》这部话剧,他觉得主席肯定不会把自己给忘了。

朱光和毛主席关系挺好的,毛主席早就领略过他的爽快性格了。

在延安那会儿,朱光是个非常有名的才子。有个美国女作家,她叫威尔斯,写了本《续西行漫记》。在这本书里,她提到红军里头有两位特别聪明的人,一个是廖承志,另一个就是朱光。

朱光特别痴迷于书籍,到了连毛主席的书都敢“借”的地步。有次,有个年轻作家给毛主席赠了四本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。朱光一眼瞅见,立马抽了两本就想“开溜”。毛主席有点惊讶,赶紧叫住他,说道:“这可是人家送给我的礼物,你咋这么随意就拿走了呢?”

朱光毫不客气,满脸笑意地说:“主席,老规矩,见面就得平分嘛。而且,我以前是学话剧的,这书自然得多给我几本咯。”

毛主席很大度,把《奥赛罗》和《李尔王》两部剧给了朱光。但他也提出了一个条件,就是让朱光务必把这两部话剧演好,得自己认真看。

【担任广州市长,毛主席:你做得很好】

这次去中南海,朱光不光是去向毛主席汇报工作,他心里还打着小算盘,想借走毛主席那儿藏着的莎士比亚剩下的两本好书。毛主席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小心思,笑着说:“朱光啊,这次你又看上我哪本书,想带走啊?”

“不敢不敢。”朱光嘴上这么说,眼神却偷偷往菊香书屋的书架上瞄。毛主席见状,爽朗大笑,很高兴能帮上忙,索性就把《哈姆雷特》和《仲夏夜之梦》这两本书送给了他。

1949年9月份,广州迎来了它的解放时刻,朱光率领着一支200人的干部队伍,一路往南,去接管广州的各项事务。

朱光在宣传方面很有一套,当他在广州当副市长时,他把自己的聪明才智都用上了。他规定,只要是向解放军投降的国军,都能享受到特别待遇。起初,国军的将士们半信半疑,觉得这可能只是个幌子。但没过多久,他们就发现自己真的被照顾得很好,就连在战场上受伤的士兵,也都被及时送到了医院接受治疗。

朱光也全心投入到广州的重建事务中。在广州还没解放那会儿,海珠大桥这座知名的大桥被国民党给炸掉了,害得海珠区还有越秀区的老百姓出行特别不方便。为了能让这座桥重新建起来,朱光特意去找了叶剑英元帅,请求军队来帮忙修。没想到只用了短短两个月,一座新桥就建好了,让珠江两岸的老百姓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。

1954年,朱光由于工作干得出色,被升为了广州市的市长。

1958年的时候,毛主席去了广州看看那边的工作情况,朱光早早就到火车站去迎接他。两个老朋友一见面,毛主席就紧紧抓住了朱光那双长了不少茧子的手,夸他工作干得真棒:“朱光啊,你的工作真是没得说,我替广州的老百姓谢谢你啦。”

1965年的时候,朱光被安排到了安徽,当上了副省长。但不幸的是,在那个特殊的年月里,他没能挺过去,1969年在合肥离世了。

#百家说史品书季#